要闻聚焦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 给2个单位、5名个人记功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通令,给2个单位、5名个人记功。给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0部队二室记一等功,给中国人民解放军92853部队丁阳记国防科技一等功。给中国人民解放军96712部队记二等功。给原陆军装甲兵学院王海斗、陆军军医大学高钰琪、海军工程大学杨自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分别记国防科技三等功。
-
国防部就发布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军旗旗面式样答记者问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签署命令,发布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军旗旗面式样,自2025-08-02启用。
-
国防部举办盛大招待会 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7月3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中央军委委员、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张升民出席招待会。国防部长董军出席并致辞。
-
解放军报社论:在革命性锻造中铸牢政治忠诚 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
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展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全军官兵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在浴火锻造中更加坚强,在担当使命中锐意进取,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砥砺奋进。
-
驻香港部队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招待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30日晚在昂船洲军营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整场活动简约朴素、军味战味浓郁,进一步凝聚了爱祖国、爱香港、爱驻军的强大正能量。
-
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八一”招待会庆祝建军98周年
8月1日上午,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在氹仔军营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感谢澳门特区政府、中央驻澳机构和澳门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驻军工作的关心支持。
-
中央宣传部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2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激励广大官兵在党的旗帜下奋进强军新征程,全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为强军事业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2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
致敬!高原上的那抹“绿”
2025-08-02,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有一抹松枝绿始终傲然挺立,他们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热血温暖每一缕寒风。
-
“我们是红军传人”——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灿灿
“我们是红军传人……”23年前,18岁的张灿灿从班长口中第一次听到了这句话。那时,还是红军连新兵的他,只觉得很光荣,但并不清楚红军传人意味着什么。
-
我的2027年目标丨张茗峙:在“金牌林”种下一棵“金牌树”
202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是时间的标尺,是奋斗的刻度。百年征程,铁血荣光;强军路上,使命如磐。今年恰逢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特别推出《我的2027奋斗目标》抗战特辑,邀请抗战英雄部队官兵代表,讲述他们的强军誓言与时代担当。
-
用奋斗书写深蓝人生——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马少利
尽管台下坐着的都是舰炮武器系统领域的一流专家,海军资阳舰主炮区队长马少利介绍自己主持的科研项目时,仍胸有成竹。最终,某装备技术革新项目获得专家们一致认可,顺利通过评审。那天,马少利发了一条朋友圈:十年谋划,三年准备,今天终成现实。
-
高飞远航凌云志——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陈思麒
“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亲历了空军战略投送能力的转型跨越。”空军“90后”飞行员、运-20机长陈思麒说。他所在部队是首装运-20的单位。列装次年,陈思麒就如愿进入运-20的改装名单,成为当时团队中最年轻的运-20飞行员。
-
青春沸腾在岩层深处——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崔道虎
大山深处,人迹罕至。岩层之下,战斗着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用凡人之躯托举大国长剑,被誉为导弹“筑巢人”。火箭军某旅工程安装技师、一级军士长崔道虎,是他们中的普通一员。
-
网信先锋何元智
“离基层越近我们越能了解官兵所需,离战场越近我们越能知道怎么才能打赢。”她说,“作为一名军队科研工作者,必须真正了解战场需求。”她,就是信息支援部队某研究所研究员何元智,一位矢志科研报国强国的网信先锋。
-
人民军医向战行——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李慧灵
艇上,一名皮肤黝黑、身材瘦削的女军医,衣服已被海水浇透。这样的“巡诊路”,对她而言是“家常便饭”——十余年来,她的足迹遍布这片海域的每一个岛礁。她就是李慧灵——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热带医学科主任。
-
八桂大地的“国门先锋”——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谢亮
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至今,谢亮用双脚丈量了八桂大地千里陆海防,跑遍了广西全区的界碑、哨所和阵地。地图册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标记,见证着一名新时代戍边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
做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的“智慧大脑”——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王超
夜幕初垂,东部战区某部作战研究室灯火通明。汇报席上的高级工程师王超手持激光笔,讲解着对于未来作战动态的构想。“联合作战战场信息环境错综复杂,我愿成为穿透迷雾的那道光。”这句誓言始终激励着王超前行。
-
让军事法学从课堂走向战场——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傅达林
“我军的军事行动在哪里,相应的法律保障就应延伸到哪里。”透过一副无框眼镜望向台下奋笔疾书的学员们,他的目光自信深邃。他,是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教授傅达林,一位向战而行的军事法学教育先锋。
-
三尺讲台“播火者”——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傅婉娟
三尺讲台,三十年坚守。在深耕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傅婉娟眼中,授课解惑的责任比天大:“一个老师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在信息时代,学生面对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老师就要帮助他们分流归类、去伪提纯、精准滴灌。”
-
压不垮的“铁肩膀”——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雷耀明
铁一般的担当和意志,源于铁一般的信念。作为党员,雷耀明说:“没有党组织培养,我不可能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高级军士。我要把组织给予的关爱,像阳光一样传递给战友、回馈给大山。”